公告:
党员风采

党员风采

当前位置 > 党员风采

延安精神

——当延安成为一种精神时,我们都感动于它

民革高陵支部 赵萍霞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高地,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党的光辉事业的精神密码。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整整奋斗了13年,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奠定了解放全国和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这次我们在延安学习,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延安精神的独特魅力,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

为深入学习延安精神,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我有幸参加了民革西安市委员会组织的“不忘初心”专题培训班。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两天里,脚踏着坚实的黄土地,行走在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听着讲解员身临其境的讲述,我被这片革命圣地弥漫出来的肃穆与庄严所吸引和感染。不论是在枣园、杨家岭等革命遗址零距离感受毛主席、周恩来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延安时期在马列主义指导下遵循中国革命的实际规律,艰难寻找中国革命的真理、摸索中国革命成功之路,还是身临其境听着老师们声情并茂讲授西北局革命史,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英雄伟人光荣事迹, 深切体会着那时那地的领导人是如何坚持革命信念、坚守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坚持实事求是、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高尚人格与工作作风。

站在梁家河的打谷场上,迎着乍暖还寒的秋雨,闻着轻风送来的高原泥土的气息,伴随着老师如数家珍的深情讲解,我的思绪来到了上个世纪,那时的梁家河还是一个贫穷的陕北小山村,在60年代末,迎来了北京插队的知青。他们斗志昂扬,带着青春特有的激情,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带领和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陕北小村庄,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北京插队知青,今天走出了我们新一代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那个激情昂扬的岁月,在艰苦的环境之下,当年习近平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摆脱贫困的实践生活让他完成了人生中的巨大历练,由一个懵懂少年走向思想成熟的青年,奠定了其坚毅的品格。身上闪耀的“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梁家河精神跨越时空,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历史到现实,每个场景都让人为之动容,每件事迹都是鲜活的教材,每次讲解都是思想的洗礼,我被无数次地感动着。下面谈谈自己的三点体会: 

1、延安精神是中国历史的精髓。之前通过党史课对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历史,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但是像这次这样到现场直接、系统、透彻直观的学习还是第一次。在纪念馆、杨家岭、王家坪、枣园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现场,我们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十三个春秋的革命遗址。从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运筹帷幄打江山的光辉历程中,深入了解了延安精神的真谛。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点评历史、反思现实,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到胜利的历程,还系统地认识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比较深刻地理解了党中央在这十三年间创造、积累的基本经验和启示。读史明志,进一步学习这一段历史,使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的艰难曲折,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也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魅力所在;

2、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参观中,我们能够深刻得感受到在当时的战争年代,物资极度匮乏,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硬板床,木头箱,搪瓷缸,周总理、任弼时家中朴素简陋的陈设让人一阵阵地鼻子发酸。毛主席在杨家岭居住的窑洞是那么地低矮,他老人家当年还要亲自动手浇水种菜。《杨家岭的早晨》这篇文章描述的就是当年毛主席在杨家岭亲自下地劳作的情景。文章结尾的那句话我一直念念不忘—“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我们参观杨家岭的的那天同样是“一片金色的阳光”。不忘初心不是为了记住艰苦而艰苦,而是要珍惜今天来之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出奋发有为的动力,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树立环保低碳的意识。如今,我们的物质条件较之从前已有了翻天覆地的提高,但要知道这是建国后数十年和平建设的成果。“道不远人”,延安精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从节约每张纸、每一度电做起,从珍惜每一秒钟的时间做起,珍惜当下,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前辈,无愧于子孙;

3、延安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传承。回眸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如果没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党十数年的武装革命斗争,就没有延安精神的孕育与诞生;如果没有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就没有延安精神的成熟与发展;如果没有此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胜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也就没有延安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新中国的缔造史上,前有井冈山精神,后有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神舟飞天精神等,延安精神与她们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延安精神不是起点、更不是终点,她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她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边区走来,却不仅仅属于延安,她早已随着革命的胜利走向全国,她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她从炮火硝烟中历练萌生,却不仅仅适用于革命战争年代,她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此次延安“不忘初心”之行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延安之行,不虚此行!


    版权所有:民革西安市委员会  陕ICP备09017981号-1  统一信用代码证:116101000133534891  技术支持:陕西万博

    电话:029-87277051  传真:029-87277051  邮编:710004  地址:西安市西新街22号

    COPYRIGHT 2007-2022 xam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